(二00二年八月)
2002年8月17日、18日、20日、21日,公司党委夏林书记带领相关校领导,用四天八个单元时间,对医学部(夏林、周彦伟、段广才、李念群),农学部(夏林、周彦伟、王清义)、校本部(夏林、周彦伟、李金来、尹雷方、周志立、刘平、李念群)进行了调研。新一届校领导班子为了尽早进入角色,本着“边调研、边工作、边思考、边决策”的原则,放弃双休日休息,先后召开了三校区中层干部代表、骨干教师代表、在校博士及离退休人员代表等7个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为“共谋发展大业,共商发展大计”献计献策,围绕夏书记提出的“1、组建初期公司应抓的主要工作;2、科技大的长远定位,以及应遵循的办学理念、办学道路、办学模式和特色;3、对首届班子的愿望和建议”的主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热烈而坦诚的座谈。大家深感:竞技宝JJB诞生是广大教职工多年的愿望,建设好科技大也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对新一届领导班子自宣布半个月以来,快马加鞭的工作态度,动真的、干实的工作作风,深感振奋。
现将7个座谈会情况纪要如下:
一、组建初期公司应抓的主要工作
1、要把博士点的争取作为首届班子的头等大事来抓。三级学位授予权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全力以赴,4年一次,势在必得,没有退路。材料是基础,政府是关键。高层攻关非常重要,校领导要抽出相当大的精力去做政府的工作、去攻关。争取省政府把我司排在首位。
2、切实作好招生和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各校区开学后的教学运行和学生食宿运转正常,确保开好头。与市政有关部门联系,加紧校门口大道施工,或采取简便措施,开通临时通道,确保新生入校安全。
3、通过挂牌仪式加大公司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创科大名牌,树科大形象。在科大挂牌的同时,向社会公布引进人才的政策。
4、尽快结束磨合期。切不可走有些公司合并初期“两张皮”的弯路,不能影响工作的正常的运行。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尽快把二级集团及机构、处级干部调整列入日程。
要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组建是为了加快发展,组建是为了形成更大的优势“上,不是仅仅把大家捆在一起,若干年后(办学实力、教学水平、人才质量、科研水平、教职工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是评价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三校差别档次不一,要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政策,既要延用好过去的好政策,又用制订好新政策。
附属医院:班子组建10年,从规模上有了大的发展,跨入了全国有影响的医院。但由于干部年龄老化,整个班子虽然在努力但医院有滑坡的趋势。国家医疗政策的变化、医疗纠纷不断、医疗改革药价下调、医疗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使附院的效益下滑,收入减少;医院内部工作停滞,影响了医院各方面的发展。希望较快调整班子才有利于发展。
5、学科调整、学位申报都要抓紧。学科的融合才是实质性的融合。学科的融合应放第一考虑。完善学科体系是融合的良好起点。
博士点要有突破,硕士点增加也要加快步子。农学、医学硕士点的突破,以及相应的学士学位也要作为大事尽快申报。尽快选择骨干优势拳头专业,增加硕士点。医学部的优势学科有基础,附院的力量雄厚,这是其它专科公司没有的。同时要排查、整合、用超常规的办法,选择有优势的专科专业,尽快上本科。
6、医学和农学部今年就有招收本科生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迫切问题。现在就要着手准备做好四年后国家级的评估工作。
为保证第一届本科生的质量,在首届本科生教学中可实行导师制,(追求考研率),加强教学督导,确保质量,显示科大水平。
7、尽快制订配套政策,提高专科部科研档次,以新科大身份争取高水平的课题,提高知名度,形成规模。有发展前途的课题应早些找对象形成规模,走公司(工农医)与地方、科研所结合的道路。
8、公司未来的发展,要有专门的班子来考虑。
▲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摸透情况,力争决策准确、正确。要在动态环境中考虑未来的发展,要组织专门的人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公司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同时还要注意潜在的竞争。
▲规划的制订要在班子有思路、有统一意见的基础上找专家论证制定,现在就要着手聘请知名专家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设计论证。成立高层咨询委员会,院士参加能够站在前沿,提高规划的前瞻性。
▲新区的整体规划,百年大计要“高起点、大视野”来作。新区的建设要按规模设计,要国内外招标,聘请专家论证。
▲科学的规划包括: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宏观的长远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有了人才就有学科声誉;公司的基本建设规划要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和超前意识。
9、按照管理学“木桶理论”,目前工作应从薄弱环节抓起(1)充分重视师资数量、质量的问题,在建设与“省内一流”公司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上下功夫。(2)重视教学设施投入,科技大学要名符其实。
10、加快建设二级(独立法人)外语集团。上级有意图,社会有需求,我们有能力办好这个公司,应该着手操办这项工作。
11、当前工作:应该▲抓落实。工作思路、工作布置要落实。▲抓特色。抓突破口,把原来三校的工作特色大家共享。要坚持教学管理中(教师试讲,教研室听课)好的制度。▲抓人才。不仅要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教育、提高、使用好人才,做到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职能部门、组织部、人事处应该成为人才的研究所;院办、党办成为信息部,全面的抓好人才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共产党的看家本事不能丢。用“四共”精神团结带领广大教工推进各项工作。
二、公司的定位以及应形成的办学理念、道路、模式和特色
1、办学理念:
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型大学。
开放式办学理念,首先是观念的更新。观念更新的导向就是要使公司面对现在所特有的新的挑战,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开放式办学理念能指导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开放式办学理念第二个层面含义是加强与社会的广泛的联系。把公司很多优势东西辐射到社会中去,主动的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锤炼和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与国际名校接轨是在短时期内提高公司层次上水平的捷径。要想成为知名的大学,必须与国外大学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因此要摒弃“封闭”、“保守”观念,抓住“三个衔接点”(与原有三校传统的衔接;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衔接;与国际名校的衔接),加快公司的发展。
2、办学定位:
(1)省委省政府对公司的定位是“省内一流,国内重点”。我们可以把“省内一流”作为3-5年近期目标,“国内重点”作为20~30年的长期目标。
(2)办成“中州名校,河南一流,力争全国知名” 综合性科技大学。
(3)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大学。
3、办学模式:
(1)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形成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多层次;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多类型;工、理、经、管、法、文、医、农多学科类型的教育体系。
(2)由以教学科研型向教学、科研、产业(生产力转化)并举型转变。 以教学为根本,以科研上水平,以产业增活力。
(3)综合性科技大学内涵:“综合性”:要多学科性协调发展。“科技型”: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科研、重视成果转化,走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之路,使科技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开拓未来学科发展的力量。
(4)科大定义的三层含义:▲ 地处河南必须面向河南,要为1亿河南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大学就要培养高科技的人才,为河南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摇蓝。科技大学就要成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蓝和基地。
(5)重视基础,协调发展,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法、文、农、医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4、人才规模及规格:
(1)规模在本专科3万人,本科生占80%,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3000人,占总规模的1/10。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现在17个硕士点才招100多人太少)。人才培养要多样化,可以申请本硕连读,在满足河南多层次的需求中,寻找科大最佳定位。
(2)从许多在现岗位上作得不错的毕业生不再从事所学专业的事实中,启发我们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倡学科交叉,提高人才的适应能力。应积极开办社会需要的“第二学位教育”。
5、学科结构定位:
(纵向)具有三级学位授予权,(横向)学科门类向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经、管、法、农、医多学科协调发展。既要发挥好综合性的优势,又要发挥特色专业优势 。
6、办学道路:
(1)公司要在自主自立发展的基础上,搞产学研结合,扩大国际交流和联合办学,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不具一格,超常发展,跳跃式发展。
(2)现在把事业做大是趋势。规划要有眼光,才能发挥后发优势。
(3)要将新区的建设和旧体的改造统一考虑,要“敢”字当头,不能过于谨慎,观望等待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不创新就要落后,要走“快中求稳”的发展道路。
7、运行模式: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管理中心要下移,权利下放到二级集团,扩大系部的自主权,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将专科、成教放到二级集团管理。
8、征地的3种意见:
(1)尽可能多征。大家普遍认为,新大学应高起点、大手笔。最好能征3000亩或更多一些地(郑大计划征地8700亩,现已征地4200亩、河大新征2000亩、师大拟征3000亩、焦工新征2000亩)。今年招生后再校生达到2.2万,将来的规模会更大,公司发展一定要留有发展余地,保证10-20年的发展,农学专业需要实验场,工学专业需要实验室,土地扩大有利于教学场地问题的解决。作为科大的首届班子,规划最重要,要以长远眼光做好发展规划。发展空间小会影响将来的整体规划,“拼盘式”的规划设计势必造成公司不伦不类,难以形成风格。
新校区建设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省市已经明确“大学城”以我为主,拉动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积极配合,利用好优惠政策,尽快投入工作,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能多征就多征,没有发展的眼光,影响将来整个长远的发展。
(2)量力而行。也有的同志认为,以公司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承担利息的能力为依据,视偿还能力而征比较好。既要着眼长远发展,又要保证目前留住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办大学规模很重要,内涵设施也很重要。如果超过公司承受能力多征地,就会背上贷款利息的包袱,难以保证教职工的待遇稳中有长,不利于稳定和留住人才。
(3)既要考虑目前,又要考虑长远。部分同志认为,征地是阶段性的事情,但影响不是阶段性的。征地要与规模相适应,人口的发展是有周期的,规划既不能因为主观水准不到位,也不能因为目前客观上的财力不足,遗失发展机遇。有多条路可供选择:
▲ 征地与租地(600元/年亩)相结合,先租下做实验场地,等有实力了再买下。
▲ 实行分期付款、政府贴息,一次规划好,留有余地,要有前瞻性,规划是严肃的事情,一旦搞好不能随意改变。
▲ 要极力争取将新校区建在周山森林公园。面积大,有利三校集中,地价低,征地成本最低,征到的暂时不用的地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场地,也可作为公司的后花园,留有发展余地。校园环境好,山清水秀,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有利于吸引人才。
▲ 征地不要仅仅限于在洛南,公司还可以到外地建分校,对公司发展有好处。
9、对新区建设的建议:
(1)新区的建设以数字化校园为起点整体规划。把信息化平台作高,以此为特色走在省内高校前面。
(2)新区可为本科教学区,老区可为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区。
(3)新区建设应该只考虑教学区和学生区,住宅区应社会化。
(4)新校区设计教学楼之间要连通,实现空中流动。
10、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
合并前的三个公司性质有较大差别,分别以工、医、农为主,合并后如何才能实现学科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学科的配置,需要慎重考虑、认真分析。总体思路应该是:巩固发展优势学科、重点建设特色学科、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加强人文基础学科、拓宽边缘交叉学科。 形成一个以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体系 。
11、办学特色:
未来的科大一定要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就难以生存发展。定位要在办学特色中体现出来,整合学科,竖牌子。发展自身的特色,是开拓办学空间、主动适应社会、保持公司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特色是质量,特色是水平,特色是生命。“国内知名”就是特色,出名人、出专家名气。
发展自身特色的思路:
(1) 立足已有的特色进行延伸。对教育部评估已认定的“产学研合作、在从严治校中逐步形成的“专家督导、学生评教、干部听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特色,再进行延伸。
(2)主动地瞄准地方经济急需人才和科研项目的空挡,推出新内容的特色人才和科研项目,整合出具有综合意义的学科。
[新的人才特色]:
☆ 医学部的法医专业办学18年,今年招收本科生。曾经在全国50所医集团排前3名,26所专科公司排前2名,河南省唯一。办学水平处于前沿,最近成立了法医咨询中心。河南省80%的法医都是公司的毕业生,招生热门,生源充足。是全国法医理事单位,法医高教理事学位单位。已组建了法医咨询、省内第一司法鉴定中心,(面向社会、面向公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服务)。今后公安部的法医准入证制度,为生源市场,走产学研合作的路,扩大了办学空间,有潜力可挖,社会效益看好。
☆ 农学部的动物科学学科对促进省市畜牧专业发展影响大,市场前景潜力大,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 豫西80%以上的养殖场需要提供技术服务,动物科技专业各层次人才奇缺,学生实习不仅不要实习费,而且用人单位为留人,实习期间就发工资留,就业形势很好,人才需求很旺,应该瞄准这个市场,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层次。
☆工学的化学专业与农学、医学融合,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与工程特色专业。
☆医、农、工融合开发生物科学技术,成立生物技术集团对招生很有利。
☆畜牧、医学、营销整合出新颖的综合学科:农产品标准化(涉及农产品的生产、流通)。
[新的科研特色]:
☆ 立足于本地区,提升专科的科研优势。农学部培育的多种有特色的小麦品种、甘薯脱毒快繁、小尾寒羊以及被省政府列入“种子工程”重点推广项目的“四级种子生产” (创建了农作物良种繁育新体系,实现了我国种子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应在专业示范乡、示范村、商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创出自己的牌子,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 植物生物技术专业中的食用菌新品种、野生菌分类各层次人才急需并且是朝阳产业。通过努力有望建立中原昆虫标本博物馆。
☆ 牡丹花凋谢与保鲜的研究,为洛阳牡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洛阳牡丹的商品化、建立牡丹研究基地奠定了理论基础。
☆ 农学部的绿野公司的种子包衣技术在河南省第一家,社会效益很好。
(3)挖掘原有的潜在优势,作为新的办学特色的基础。
☆ 两个专科公司有优势学科,医学的附院,人才、设备、成果在省内有优势,本科三年后有望申请硕士点,要全面选择有突出特色的专业。
☆ 利用洛阳人文地理优势,开创河洛文化新专业。利用“医圣” 在洛阳的优势,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起来,吸引海外人士来洛发展。
☆ 洛阳正骨医院历史长,全国影响大,社会效益好,划归附属医院对提高教学水平、培育新特色很有好处。
☆ 显微外科研究所的断脂再造水平(四肢创伤、修复)在全国处于前列,河南省一流,应当引起重视。
☆ 医疗工程技术、护理、药理专业有潜力也有优势。
☆ 建议开办交通事故鉴定工程专业、科学考察(自然地质)专业。
☆ 医学的专升本市场需求很大,录取率基本在1/10,国家“乡村医生达到大专学历”的要求,为医学的专升本提供了很大市场,目前河南只有10%的人达到要求,要尽可能地多争取医学专升本指标,还有90%的需求市场可以开发。
☆ 农学的植保专业与工学的微机控制专业结合,开发塑料大棚栽种技术,很有发展前途。
☆ 一流的公司要有优秀的、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提升,有益大学文化素养、文化品味的升华。洛阳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道学、儒学、佛学等都起源于洛阳。蔡伦造纸就是在洛阳这片沃土中培育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结晶。这些历史的沉淀是我们成为世界知名、形成特色的一个理由。新公司一开始就要认真抓好大学文化精神建设。
三、对首届班子的愿望和建议
1、对班子建设的建议:
(1)希望新班子有新思维、新思路:争当名校长、办出名公司、培养名教授、名学生。
(2)希望班子是一个“团结、民主、开拓、进取、务实” 的班子,要搞好团结,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同舟共济,齐心协力。进一步发扬民主,采取不同形式听取意见,避免政策走样。
(3)组建初期,团结协调很重要,要经常互相沟通,能做广大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
(4)建议校领导经常去南方看看,开阔视野,抓住各种发展自己的机会。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失去机会也是浪费资源。
(5)注意加强与省市领导的沟通,争取省市的支持。
(6)建立所有校领导的电子信箱,扩大师生与校领导的交流渠道和机会。
(7)领导要重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2、确定发展思路要强化几个意识:
强化国际意识。在巩固过去国外校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的联合办学,打出牌子。
强化改革意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要借合校的机遇深化改革。
强化质量意识。保证不使教学质量滑坡。
强化创新意识。要把创新渗透到人事管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有创新就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
3、学科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
(1)利用洛阳科研院所集中的资源优势和教育部评估认定的“产学研合作特色”,积极促成与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研究生院。
(2)有计划的“请进来,走出去”。利用洛阳的院士以及我们已聘院士的学术资源,在院士的旗帜下把散在的研究能力凝聚为一体,鼓励、支持各院系引进高层次带头人(包括准院士的引进)带动学科上台阶。可以面向全国招聘学科带头人,聘请省内外的专家定期讲学。还可以选派学术骨干到重点大学参加相应学科的前沿课题研究,带动提升我们自己的学科学术水平。
(3)要站在公司多年以后发展的高度,制定全面发展政策,支持社科类的发展,人文社科要有一定的地位,科大是工科的底子,其它学科也许会有较大突破,以工为主,协调发展,给法、经、管、文、医、农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多给一些物质和政策上的支持,
(4)公司领导班子的学科结构,主要在工科,制定政策要多考虑其它学科的发展,“新的突破”不可能就是工科,也许是非工科学科。一定要重视文科的发展。
(5)要全面选择,选有突出特色的优势专业加快硕士点建设。 医学的附院,人才、设备、成果在成省内较有优势,相关专业本科三年后有望申请硕点。医学部要形成教学—临床—科研一体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加强亚专业发展方向的建设。农学部的动物生产科学系是农学的优势学科,学生多,师资队伍强。科研成果多、档次高。在行业里影响面大,两个全国性学会挂靠在该专业,(发起人,秘书长单位)还出版一种全国性的学术杂志,发展前景很好。
(6)学科的强弱,不应只做横向比较(公司内部的工科非工科)应做纵向比较,在全省范围内的学科领域内比较水平。
(7)专业建设不要轻视小专业,没有经费的投入就会萎缩。
(8)扶持进出口畅通的专业。
(9)专业建设不要求全,关键是要办好几个重点专业。
(10)要有计划、有目的营造、强化学术氛围。请大师讲课,有关学科领域的教师要进行知识铺垫,教师在自己领域的课题研究开展各种讲座。
4、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1)创知名、一流大学,关键要有一批名人,有一些国内知名的学科专业,名人和名专业并驾齐驱。名校要有名师,有名师才能出名校。要舍得下功夫。加快引进挖院士,要不惜重金引进高层次人才。(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提升学术水平,通过政策导向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宽松环境。
(3)重视博士生群体,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环境,尽快解决博士楼的问题,保证每个副教授以上有一间办公室。对引进的博士不能推到系里就不再管了。要关心在国外读书的博士,过年寄张贺年片可以增强海外学子对公司的感情。
(4)进人不能采取“守株待兔”被动等人的引进方式,要学习老院长苏远到各地广罗人才、招贤纳士的精神,有目的引进、用好高层次人才。看准了的对上博士点有利的高层次人才要花代价引进。
5、专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师]:教师上台阶压力大。对专升本的专业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不适应。为适应教学医学部教师(基础医学36人,临床医学40人)在读与同济医大联办的研究生班在职研究生,在充电中尽快缩短差距。
专科教师教学负担重,超负荷运转,无暇科研。
[办学条件]:办学空间离教育部生均要求相差甚远。教学手段落后,图书情报严重不足,教学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扩招的需求,临床医学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如全医学部仅有68台计算机,图书馆10台计算机3台不能用,硬件、软件严重短缺。
[科研]:医学部科研课题数量少,经费少 。
[管理]:难于保证教学水平的提高,机制、硬件、干部素质水平有待提高。人事制度改革仅限于干部聘任、年度考核,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建议]:① 加大对专科的政策倾斜:包括教学经费倾斜、师资培养倾斜、实验基地建设倾斜。
② 突出抓好课件建设,重视科技创新。图书馆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数字化道路,进行一盘棋的统筹考虑。
③ 既要朝前看,又要看基础,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没有实验条件的保证,本科教学都是空话,一流的设备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师带出高水平的学生,教学的投入要有选择,要重点支持。
④ 专科的提升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以教学为主转向教学与科研并重;从应用研究为主转向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以实验教学为主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6、对本科教学的建议:
(1)扩招带来的硬件、软件的不足(专科公司差距更大),教师数量的不足(流失),教师素质(新教师不经过基本训练、试讲就上讲台讲课)的下降,教学质量的滑坡令人担忧(老教师对此颇有微词)。教学工作量再大,也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通过进修、培训、以老带新多种途径,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2)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抓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没有质量难以立足。重视发挥和利用好离退休教师的作用,与其高薪外聘,不如用好自己“身体状态好,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弥补师资的紧张。
(3)工作量大,难以把课上得精彩,要将工作量作为指挥棒,完善分配方案。
(4)加大与国际的交流,提高国内知名度,就要加强国际间校际合作。
(5)加强图书馆建设,保证外文期刊的数量,高层次人才引进后要有所作为,看不到外文文献会影响学科发展。
(6)设备的购买要兼顾高低档次,不能把投资重点仅放在一年很少使用的“高精尖”设备上,而忽视那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教学设备的购置。
(7)整个公司要实现两个转变: 专科要从专科向本科的适应转变(包括人的充电,实验室的充实); 普通本科要向“省内一流”的发展转变。
7、科研管理:
(1)要切实重视科研,不能让科研自生自灭,自生自长,要变科研个体行为为组织行为。要有组织的采取特殊政策扶植。
(2)科技大学一定要重视基础研究。“省内一流”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研究,是取得影响大的课题,培养名师名徒的基础。
(3)成立科技园区,成为科学理念和成果展示平台。
(4)要关心退休人员没有完成的科研工作,帮助解决困难,保证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如农学部的《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在种子工程中的应用》省部级重点课题,(农业科学的国家名人参加)该课题已研究15年,要扶植保证课题的完成。
8、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为主线,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
(1)提高管理决策能力,建立高级顾问班子,聘请院士顾问和工农医学科的专家,组成高级智囊班子进行论证。
(2)各种管理要以确保教学、科研的顺利进展为中心,职能部门要变“以‘管—卡’为管而管的被动管理”为“提供服务,激发活力,以人为本的主动管理”。放假期间教学楼锁门,影响教师搞科研。
(3)对外:要积极主动向上要政策、用好政策,政策比资金还重要;对内:要采取不平衡战略,发挥政策的导向性。
(4)办学实体不能被职能部门牵着鼻子走,要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自身的特色、经费投入的重点。
(5)综合大学规模大,权力要下移,集权管理成本太大,让二级集团有更大的自主权,才能有活力。
(6)办公司重要的是人,班子用不好人不可能有成就。制订政策要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不是仅仅把人”框”起来,而是要给人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公司靠大家的努力。公司进人的各种承诺要兑现。
(7)三校合并人员过剩,人员精减,按需设岗向第一线倾斜,要确保高效。决不能“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
(8)中层班子建设,该下岗的要下岗,促进各层次干部的流动,中层班子的确定要多征求群众的意见,对没有献身精神的干部不用,要全面考核用好干部。
(9)重视对学生管理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发挥好教书、育人、管理的职责,要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能不能做好学生工作,关键是看干部肯不肯干,怎么干,做好的确不容易。要求学生管理干部在(招生、学生当干部、学生评先评优、学生入党、毕业分配等)面前要以身作则,干部身正对培养合格人才很重要。要杜绝“受贿”。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提前打招呼,提高学生管理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10)要树立“经营公司”的理念,运用经营的理念管公司,从单纯在内部下功夫的“橄榄型”向重视公关、重视包装的“亚铃型”管理模式转变。要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优化,提高经营管理公司的水平。
△成立专门的办事处,专门从事“瞄机遇、跑落实”的职能,(国债、贷款各种经费争取、各种席位的争取)
△招生工作应与公司的社会攻关相结合。在允许范围内,利用招生为公司的发展服务。
△新大学要有高起点、高目标,要有高质量的生源保证。应与郑大、河大齐名为第一批招生录取。明年要挤进第一批招生,或者热门专业划到第一批招生。生源好,有利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公司声誉。要提高招生宣传意识,重视招生工作,招生的数量和质量是公司生存和发展重要基础。
△尽可能在外省多招学生,对学生的就业、对学生之间的观念交流有好处。
△积极向地方输送干部,提高公司对外的竞争能力。
△广开财路,有钱就能留住人发展事业,成教应该大发展,应该扭转成教萎缩的趋势,积极开展网络教育。
△筹措资金与用好资金相结合。合理贷款,2万人需4亿贷款。
△要有“跑步‘钱’进”的意识,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教育部、省市争取专项资金、科研经费。
△财务管理实行一级管理,二级分配,按招生分配。
△管好用好重点投资,给重点人才创造优惠待遇,购进高质量设备。
△充分利用退休教师宝贵的(咨询、教学)资源,是用“成本低、效果好、见效快”方法解决目前师资紧张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后勤彻底社会化,解决后顾之忧还要提高效益。
△注意节约,开源节流,加强管理。减少或杜绝家大业大的浪费,该花的钱必须用在正地方。
四、夏林书记在各校区座谈会上作了指导性讲话,归纳如下:
七个座谈会各有不同,但每个座谈会都很受启发、感到振奋。大家的发言不仅反映了广大教工对新建公司深深地企盼,也反映了教职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毫无疑问,这些来自第一线的情深意切的发言,应当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数。
1、关于定位问题:从长远来看,公司的定位最为重要。省委省政府希望我们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重点”的综合性科技大学。“省内一流”可以作为近期目标;“全国重点”可以作为远期目标。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恰当的中期目标。目标是旗帜,具有统管作用,是公司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定的太高,可望不可及;太低了又会缺乏动力。太高、太低都是一种浪费。因而需要科学论证,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
2、关于定性问题:明确了目标,紧接着就是办什么样的公司,这就有一个如何确定自己的社会功能的问题。要在权衡“ 科大新的外部环境、新形成的办学实力和可能形成的优势和劣势,与公司(近期、中长期)所期望达到目标”的基础上,寻找施展自身优势的合适位置,确定角色,确定自己的功能和行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随着高校功能的延伸,科研已成为人才培养和公司发展的支撑。没有科研作支撑,难出高水平的人才和成果。现在看来,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司的功能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生产力(办企业、转化成果、产学研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出生产力不仅是高校的责任,而且高校最有资格,尤其是科技大学。因此,新科大要逐步从教学科研型转向教学科研产业型。功能的延伸和扩展,不仅能提升人才培养、发展科技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层次,还能使科技大学进一步贴近、影响社会生活。要按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经济发展和高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的思路来打造科技大学的形象。
3、关于发展问题:要创省内一流,离不开参照系,与郑大、河大比,我们起点低,起步晚,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则退。因而大家发言共同探讨的不仅是发展问题,而是如何快速发展的问题。
(1)发展面临的“三个有利、三个不利”和“两大选择”:
▲ 客观上的三个有利于:① 国家、省、市的全力支持和高度重视。②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张。③ 全校教职工有着要求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三个不利:① 起点并不高。② 起步不算早。③ 相对封闭,思想观念与大气候不够相适应。
▲ 两大选择:是“稳中求进”——按步就班地发展;还是“快中求稳”——加快发展步伐。“快” 意味着要有魄力,意味着多付出,意味着冒风险,意味着少走弯路,甚至意味着要牺牲一些自身的眼前利益。“快”就要讲科学,但快并不是不能稳,也不是一定要牺牲眼前利益,处理好了,既能快也能稳;既能考虑长远,又能兼顾眼前。这里关键的因素是班子,能不能看到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能不能驾驭局势乘势而上,对新班子是个考验。而首届班子工作如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说:看不到机遇是班子的不称职,看到机遇抓不住机遇是班子的失职。但根本问题是能否调动广大教工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只有上下合力,只争朝夕,实干、苦干加巧干,加快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2)快速发展需要寻找3个衔接点:
①与原有三校传统的衔接。只有找准既能将原三校好的传统继承发扬光大,又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的衔接点,才能将封闭环境下不能发挥的优势,在这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下发挥出来。工集团50年,医专40多年,农专27年,3个公司形成的朴实的学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敬业的教师、学科的优势都是新公司发展必需的宝贵资源。
② 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衔接。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求得我们自身的发展。把公司很多优势东西辐射到社会中去,主动的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与社会的衔接,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知识结构。科研成果不仅仅是发表论文,而是要把它产业化,要把它变成生产力,真正是为社会服务。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我们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经费的支持。我们要利用工、医、农等学科的综合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不断研究市场,根据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培育办学特色,在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当中寻求公司的发展,使公司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③ 与国际国内名校的衔接。坚定不移的走开放式的办学道路是上水平的捷径。这次班子分工专门由一位副校长负责国际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开展对外办学的力度。要用开放办学的理念,利用“发达国家教育输出和我国留学社会需求强烈”的两个热点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外校际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和科研合作,以此来增加教工收入,扩大经费来源,增加教师进修、学生培养、项目合作的渠道,全方位提高公司的档次和水平。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追求小的代价争取高的效益。资源配置不要只盯着校内资源,要开阔眼界,寻求多方合作,尽快提高水平,走国际化的道路。合作办学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能把学生送出去,还可以与国际名校接轨,提高学生层次、教师层次、合作项目的层次,提高公司的地位。
总之,与原有三校传统的衔接是发展的基础;是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衔接是发展源泉;与国际名校的衔接是在较短时间上水平的捷径。
作为公司负责人夏林书记对大家提出的工作上、生活上的问题,代表班子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创造条件,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短期解决的也要努力,对于博士们提出的办公环境、博士楼存在的问题,表示要“千方百计”使问题的解决在短期时间内有明显的进展。
随同的校领导也对大家提出了希望:
1、要求大家要有四个充分考虑:(1)充分考虑利用国家和政府的有利政策。 (2)充分考虑教学科研服务的社会需求,放宽视野(省内外、校内外、学科内外)。(3)充分考虑科大整体(包括自身的优势,在洛阳、在河南、在全国专业领域)的优势。(4)充分考虑重视目前高教的大趋势,借鉴名校的经验。少走弯路是捷径,借助外力壮大我们的实力,办好公司,不辜负科大的名气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2、要办好公司就要付出艰辛。专科上层次现在就要做好接受教学评估的准备。争取博士点的形势严峻,本科现在就要从主体学科到支撑学科做好接受整体评估的准备。只要上下拧成一股劲,整个公司就会上个大台阶。
办学教师是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关键。科技大学成立不等于水平就提高。公司升格,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要有区别的对“能够胜任、经过培训才能胜任、难以胜任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目前扩大招生的情况下,要以“充实数量,保证教学,提高质量。积极引进重在培养,实行“三个优先”的指导思想建设师资队伍。
3、在过渡时期,中层干部要强化大局意识。站好岗,当好主力军,履行好职能,不能影响特殊时期的工作,说话办事要强化主旋律,要同筹科大事,同说科大话,同办科大事,同创科大事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从思想上融合,实现1+1+1=1,并且要1+1+1 〉3(三校合成一个科大,而且合起来的优势要大于3)的局面。要对2万多学生负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讨论把干部教工的注意力引到加速公司快速发展的主题上,围绕发展主题,考虑问题,提高素质,找到位置。
4、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思路。改革的矛盾靠改革来解决,发展的矛盾靠发展来解决。加快发展就要有特区人那种“遇到红灯绕着过,遇到绿灯抢着过”的精神,快中求稳。走一条既提高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又保证生活待遇有所增长,调动广大教工积极性还能抓住机遇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的路子。